欢 迎 光 临

温故而知新,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做客傲霜阁!您的光临是傲霜阁的荣幸!请先欣赏名家乐曲,读一读阁主的心路历程,品了一杯香浓的“龙井”后,别忘了留下一点雪泥鸿爪,谢谢!

2009年6月28日星期日

狼又来了!

今天某报头条新闻报道,首相在为他而办的晚宴上发表谈话,向在场的华社最高领导放话,决心解决4大课题:教育、经济、宗教和治安,一重获华裔支持。他也扬言近期内会有重大改革政策会对外宣布。

此话听来,让人乍喜乍惊,出席晚宴的华社领袖无不动容。独立了逾50年经历了5位宰相,还没一个会质疑土著固打制政策。然而,如果仔细端详他的谈话重点,不难发现这又是另一番表面功夫门面话,实践日遥遥无期。

也许你会说这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然,让我们回顾并分析他的其中两个谈话重点:
(一)只要有适合的土地,就可以在政府所拥有的土地建设华小。

什么叫适合?适合,符合也。说的是实际情况或客观要求,有标准有尺度吗?没有。那谁说了算?你?我?还是......只要一句“不适合”,大家坐在马路旁慢慢等吧!

(二)每个种族都有需求,若可以的话,政府将推行更公平的政策,相信华社将继续支持国政政府。

若可以的话,意思是说若不可以就免谈。这种假设性的承诺有用吗?会兑现吗?政府如果说不可以,需要向我们解释吗?即使他隆恩浩荡向我们解释,肯定也是自圆之说,我们又能怎样?

这些美丽的谎言华社还听得少吗?耳朵还没长茧眼睛还不擦亮心还不死?

咱们走着瞧!

翰墨怡情
















翰墨二幅,乃某人拙作,供君批评指教!

巨星陨落

国际天皇巨星麦可杰逊猝然逝世,为这个备受流感笼罩的世界,更增添一道哀伤。

麦可杰逊不是我的偶像,但是我绝对认同他的音乐成就。一张唱片可以买几千万张,试问有哪位巨星能他这样辉煌的成绩?他的唱片销量不但为他赚取巨款,而且还被列入世界纪录。麦克出道的时候,我还没入学。他名成利就是我还在念高中。我没钱买他的唱片,我只知道他最出名的歌曲叫“BEAT IT”,还有那首发扬爱心的“WE ARE THE WORLD”。

歌唱事业为他带来财富,住豪宅建乐园,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然而,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为了维持他的事业,他屡出奇招。从由黑变白、整容、睡氧气舱带氧气面罩。后期跟传出很多对他不利的绯闻与谣言,而杀伤力最大的该属逼他结束歌唱生涯的娈童案。

一个人的成功,绝非偶然。麦可杰逊曾经站在世界的最高峰,也试过跌进谷底。他也为这一切的一切付出很大的代价。如今,他走了!带走了所有美好,也带走所有不好。他为他的歌迷留下很多美好回忆,却为他的子女留下17亿的债务。这也是一项纪录吧! 我想。

麦可,一路走好!

2009年6月27日星期六

只许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广东人说:“崩口人忌崩口碗”,意思是说忌讳某样事物或东西的人,绝口不提该事物或东西。

在我国,巫族同胞忌讳猪只,不能食用之余也忌讳看到听到或提及,连旁人的使用自由也想剥夺。多年以来,猪一直是热门课题。九十年代日本脑膜炎席卷马来西亚,主要导因是猪只。当局伺机毁灭森州一带的猪只,恨不能赶尽杀绝而后快!

今年,流感记当年的禽流感后卷土重来。初期,世界卫生组织(WHO)误认为猪流感。WHO的误断,害死了埃及成千上万的猪只无辜被销毁。两天后WHO再次对外声明,宣布流感非猪所为,并为流感正名为甲型流感。对此,我国卫生部也在第一时间宣布就干的正确名称和导因。

前天,我国新闻部长突然语出惊人,建议我国沿用猪流感之称,理由是比较顺口。这句话听来让人啼笑皆非。为了顺口,竟然把罪名栽在猪头上。顺口?不是忌讳吗?怎么现在变成顺口?他的一鸣惊人果然招惹抨击。卫生部长第一个反对他的无稽建议,副教育部长也劝他不要节外生枝。昨天,卫生总监也拒绝他的无理。总监认为改用错误的名称,只会误导没有使用猪肉的友族,以为自己可以免疫。再说,流感发生在全世界,应该遵从WHO的指示,沿用大家公认的名称。

今天,他还是大言不惭,坚持己见,并且扬言会勒令国营电视和媒体改用“猪流感”一词。此厮行径让人如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一直以来,为了照顾友族的感受,我们在他们面前绝口不提“猪”字,连菜市集的猪肉档也得隔离不得示众。如今为何他可以开口闭口,左一句“猪”右一句“猪”,一点也不忌讳。难道他是古时候的刘登大人来投胎,只许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首相纳吉一上任就宣布“1MALAYSIA”的治国新方针,并呼吁全民配合,共用营造一个属于全民的马来西亚。今天,他就是在陪同首相推展“1MALAYSIA”的标志与主题歌的现场口出豪语。看来,首相要达到“1MALAYSIA”的目标,应该先把指示他的下属身体力行,不要阴逢阳违,否则又是一个沦为空谈的口号而已!



2009年6月25日星期四

不见棺材不流泪


一个星期内,我国的A型HINI流感激增3倍,直奔100大关。单单今天就增加了11宗确诊病例,其中3宗属本土感染。

今天,卫生部部长更宣布冻结全国接近10万名医护人员的假期,确保医护人手足够。这項声明乍听之下似乎为国民投下一颗定心丸。

然而,昨天卫生总监在记者招待会却坦诚卫生部的进行防疫工作做得不够严紧,今后必须加强我国各大入境处的防疫工作。总监的话印证了友人的亲身经历。 在六月的学校假期,友人到邻国的一个偏远的城市去旅行。据他所述,我国的主要入境关卡的防疫工作松懈。当他抵达LCCT时发现机场的检验柜台大摆空城计,现场根本没有医务人员值勤。空务人员所派发的健康报告表格填了也不知该交给谁。根据另一友人透露,KLIA的情况也是一样。反观邻国,当友人和团友抵达当地的一个小型机场时,发现当地的防疫工作做的比我们详尽严紧。

由此可见,我国多年以来的改革与发展口号一直停留在喊口号的阶段,在实施与实践上远不及比我们落后的邻国。疫情暴发的初期,有关部长几乎每天都举行记者招待会,向国人发表当局将采取的措施与行动,而电视上出现的画面都是档案资料,并不是实际的现况。看来,不只是电视机前的国人被误导, 连尊贵的部长都只是坐着等下属的报告而已。

如今,疫情突然急速蔓延,短短一个星期内确诊病例不但增加了3倍,而且关闭了4间学校。如果在入境处的关卡防疫工作做得严紧,也是受感染的病患就不会把病菌传给了与她接触的同学而祸及全校,成为众矢之的。其实,家长要怪的应该是防疫不力的当局。如果当局不是不见棺材不流泪,一开始就严阵以待,疫情就不会如缺了堤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病患是无辜的。试问有谁愿意把病传给别人呢!

2009年6月21日星期日

父亲节


今天是父亲节。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素质的改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的年代,双亲节的应运而生似乎是恰得其时。这个特殊节日,让为人子女者有理由暂时放下繁忙的工作,呼兄唤弟,一家人欢聚在一起,话家常道别离。然而,在曲终人散后又是怎样的一片光景,我不敢断言。我希望没有哪家的儿女是在这一天把双亲从安老院接出来,大吃一餐后又再送回去。如果是这样那真是天打雷劈了。

也许父亲节这一天,最快乐的不是为人父亲者,而是餐馆酒家的老板。今天晚上肯定高朋满座,门庭若市。即使是平时门可罗雀的无名小店也是沾上一点光分得一杯羹。

我从来没有庆祝父亲节的机会,没有经验,所以对这个节日也没有什么感觉。老爸在世的时候,还未流行庆祝父亲节。那个年代,一日三餐有着落已是大幸,谁还会想到这些玩意儿。再说老爸是个粗人,又是老封建,不苟言谈不怒而威,虽然儿女成群却没有一个敢靠近他。他除了烟酒就没什么嗜好,平时,哥哥姐姐们对老爸是骂不顶嘴打不还手。他那一套骂的教育却也在儿女身上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可见一个父亲对儿女的影响有多大!

希望父母健在的人能珍惜尽孝的机会,不要只是顺应潮流一年兩次,才是正道。
谨祝天底下的为人父亲者父亲节快乐,天天快乐!

2009年6月20日星期六

对与错







座谈室内一早已坐满学长。他们今早齐聚座谈室是为了领袖培训营而来。

负责报到处的同事婼阿士尼老师正在执行任务,一看到我便问道:

“小王,谁是司仪?”

“惹华老师。”

“她怎么还没到?我联络她一下。”她说完便拿出手机。我转身到辅导师去拿空调遥控器。

“小王,你有通知惹华今天有活动吗?”当我折回报到处时,婼阿士尼又问道。

“学长团主任负责通知啊!怎么啦!”我有预感,大概又是历史重演了。前几天我找她讨论领袖训练营事宜时,她除了表示有事不能值勤外,还说这活动与她无关。学长领袖营不关学长团主任事,我真不知道那该关谁的事。二副告诉我会找她谈。我不予置评。惹华跟她是一国的,有样学样也不足为奇。

“惹华说她不知道今天有活动,没有人通知她。”阿士尼一脸的无奈。

“就算没有人通知她,我也一早发出通告,她没看?”我有点不置可否。

“她昨天请病假。”阿士尼干嘛替她发言,我搞不懂。

“我的通告星期三已经贴在布告栏。” 布告栏的告示难道是装饰品吗?自己不看要怪谁?

“她大概没看到!她好像很不高兴!”我总算搞清楚阿士尼的无奈,刚才在谈话中肯定已经碰了钉子。

“没看通告没来值勤凭什么生气?待会儿我代替她不就得了,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我发现自已有点火,但是还是可以压着。这种临时顶替的工作我早已习惯了。

“她怪我们没通知她,害她没来值勤。” 阿士尼肯定是受气了。她向来不善辞令,也不懂得见招拆招,即使被人数落无辜受灾也不会反击,永远只有挨打的份。

“尼,别担心。这事交给我处理就好了。下个星期一如果她还有微言,你就叫她冲着我来。” 哈,真是荒天下之大唐。真是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一句不知道就可以在家睡大觉,还要咄咄逼人。我倒想试看辣椒到底有多辣。

对的时候,你别发脾气;错的时候,你没资格发脾气。人如果不谙此理,肯定要自取其辱的。

2009年6月14日星期日

歌坛常青树


如果说我是听费玉清的歌长大的, 一点也不夸张。

从他的成名曲《一翦梅》开始,传入我们耳里的是一首又一首的绕梁金曲:《长江水》、《又见柳叶青》、《小河淌水》、《万里长城》......不胜枚举。近几年来,费玉清积极重战江湖,或该说他从来没有离开过。除了唱歌,他也主持综艺节目,他的模仿表演和冷笑话更是让人捧腹。

两年前,我第一次去云星剧场看他的演唱会。昨晚,他又出现在云星剧场,以歌会友。从演唱会的曲目安排,看得出他的精心策划。为了满足不同年龄层的听众,他从老歌、民歌、小调唱到流行歌曲。他的“老三样”——唱歌、笑话和模仿样样精彩。

虽然他的嗓子出了一点状况,可是他的专业水准和精神都让人拍烂手掌。看到全场座无虚席的壮观,就足以证明歌坛常青树的魅力。这种从年轻红到老的记录,新一代的歌手是望尘莫及的吧! 我想。

2009年6月13日星期六

印尼的烟雾飘过来




昨天早上起来打开窗户一看, 天空一片灰暗。乍看一下,还以为要下雨。仔细一看才发现有时雾锁都门。根据气象局的检测,巴生和加影一带的空气指数已经达到不健康的水平。看来接下来的日子,本地著名创作又要开始流行起来,大家天天要唱阿牛的成名曲。不过,这首歌应该这样唱才应景:

印尼的烟雾飘过来
飘过来 飘过来
这里的人民很凄惨
请不要对它不理不睬

印尼的烟雾飘过来
飘过来 飘过来
不要被它的危害吓坏
其实它也很无奈

我左看右看 上看下看
原来这些烟雾都不简单
我想了又想 我猜了又猜
农民们的做法还真奇怪
我前看后看 下看上看
原来每年烟雾都要来

我想了又想 我猜了又猜
难道没有别的方法可以避免
我一看再看 看了又看
原来这些烟雾会带来祸害

烟雾真奇怪
别来...别来...别来...
别来...哦嘿哦
别来...别来...别来...哦...
印尼的烟雾最好别过来

2009年6月10日星期三

春联

冬至一过,接踵而来的就是万众期待的春节。

每年春节之前,就是挥春贺年的日子。这个习惯不知不觉已维持了十多年。我不是自命不凡,但有点愤世嫉俗。曾几何时,我厌倦了市场上所售卖的千篇一律的贺年卡,每年亲手特制年卡向亲朋戚友拜年。后来因为工作忙碌,我改用春联。毕竟挥毫写春联比自制贺卡省时省力多了。再说,春联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似曾相识但又一知半解的应节饰品。现代人不是不喜欢这传统的春节饰品,而是难得一见。

多年以来,写春联寄春联已经成为春节前的例行公事,而收到春联贴春联也成为了朋友们的节前活动。偶尔寄漏了或邮差弄丢了,朋友们都会追上门来讨春联。记得有一年,邮差大罢工,把我寄出的春联都丢进大水沟。结果,除夕前夕傍晚回到家乡,友人还带着红纸摸上门来,务必要我为她挥春,应为先前寄出的春联不知去向。两手空空回乡的我只好借用侄子那支分叉的毛笔当场为她挥毫。看着她拿着我写的不怎么样的春联心满意足地回去,我才惊觉,我的春联已经成为朋友们过年的必需品,一股无名的满足感涌上心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春联更好的贺年品吧!我想。如果有一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潇洒而去后,朋友们一定会怀念我,尤其是过年。哈哈哈哈…… 送春联给朋友们,还得在背后注明上下联,甚至要写明贴左还是贴右,否则他们肯定贴倒反了。有时应为时间关系或者纸张不够而省去横批斗方,但是他们会打电话来问:“为什么少了横的和方的……”哈,我的朋友们就是这样可爱。当然最后我的给他们补上,省不了!

春联是中华文化,是春节的习俗。挥一挥笔就可以为文化传承尽一份棉力,何乐而不为!我希望老天爷保佑我能身体健康,可以年年为大家挥春。

祝大家牛年进步,万事如意。恭喜恭喜!

原发布于http://www.sbhing.blog.friendster.com(16-1-09/)

阎罗王的三封信

今天,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席一项研讨会。

午休时间,我们几个坐着闲聊。忽然,我抬头一譬,就看到友人后脑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冒出许多白发,呼之欲出。我方为友人感叹岁月催人工作磨人时,另一友人漫不经心有感而发地冒出一句:

“这是阎罗王的第一封信!”

“啊,什么?你说什么?”我如丈八金刚,摸不着头脑。

“人年纪大了,便会开始收到阎罗王的三封通知书,通知你老之将至,离祂老人家不远矣!。这是第一封!”友人心平气和语重心长地向我解说。

“噢!那还有两封是什么?”我顿时恍然大悟,誓必打破沙锅问到底。

“ 老花眼和掉牙齿!”她似笑非笑的,还没讲完我已经笑到滚地。哈,这比喻真够妙!俗语不是说老掉牙,牙齿如果开始松散脱落就是老的象征啊!白头发老花眼掉牙齿可是三胞胎,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踵而来(早生华发的不在此列),把它喻为阎罗王发给我们的三封信,也对!

我心想,原来我早已接到阎王的其中一封通知信!看来我得想办法延迟阎王的另两封通知书。

哈!哈!哈!哈!

原发布于http://www.sbhing.blog.friendster.com/

批判与攻击

麻坡留台生最近又有新创作。然而,这次他也许要为他的另类创作付出一些代价。

去年,这位颇有音乐创作天份的留台生,利用国歌的旋律把国歌改成一首批判国策的歌曲。这首批判国策与友族文化的歌曲在网际网络广为流传的之际,在我国更掀起一场风波。当事人在舆论的压力下,最后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为自己的行为国人道歉。他于年头回国后,还被执法当局传召问话。

他的新创作,极尽其能地对他的母校与老师做出人身攻击,惹恼了母校董事部。结果他收到的不是唱片公司的一纸合约,而是母校董事部的律师信。为了了解他的杰作,特地上网去“欣赏”一下。不听还好,一听之下,真是早知道…..,不听也罢!

说起批判歌手,让人想起台湾音乐教父罗大佑。论批判功力,罗大佑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这位音乐奇才一生醉心音乐情牵音乐,但是为了一了父母的心愿,先把台大医学院的文凭拿到手。七十年代,台湾社会已是一个功利社会,孩子能考进太大医学院几乎是父母最大的期盼最大的荣耀。罗大佑为尽人子之孝,不负众望的圆了父母的心愿。然而,文凭考到到医院履行了指定服务后,罗大佑毅然舍弃这份优差,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之旅。

罗大佑的第一张唱片《之乎者也》,不止批评政府,连我们的至圣先师也是他颠覆的对象。罗大佑做的是批判。他批判政府、批判政客、批判社会、批判人性,但是他从来不做人身攻击。

批判,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并加以否定。攻击是进攻,恶意指摘。批判是善意正面的;人身攻击是恶言相向。前者用恰到好处的语言让人深思,可以引起共鸣;后者是极力丑化粗口连篇,叫人不敢恭维。

罗大佑的音乐显现他的文化修养和文学造诣,更显现他对社会的关怀。他的歌词意义深长,让人拍案叫绝。麻坡留台生的歌词粗俗低劣,叫人听了刺耳。由古至今,还没见过诸如此类的粗劣歌词,它能登大雅之堂吗?我很怀疑。

再说,要对国家社会做出任何批评之前,应该先摸清我国的政治气候与民情。台湾的民主政治是有目共睹。台湾人可以把阿扁的十八代祖宗骂遍后还可以到餐馆去大吃一顿庆祝一番。罗大佑的批判音乐大不了落个禁播的下场,从没听说过有哪位台湾歌手会因为创作了批判音乐而吃官司,反而是因为抄袭他人作品而被告上法庭的大有人在。;在我国,你只要学一学香港人向警察问一句:“差人係唔係大嗮?”就可以到警察局去吃几餐免费“辣死你妈”,批判音乐能被接受吗?更何况麻坡留台生的歌词不但对友族的宗教文化做出人身攻击,而且用词粗俗低劣,语言掺杂不说,连方言粗口都派上用场。这种攻击型的音乐,如果能登大雅之堂,我无法想象它会为我们的下一代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当我们有任何不满时应该做出针对性的批判,切不可人身攻击,免得达不到发泄不满的目的,反而惹祸上身。须知道,骂人不带脏话才是说话艺术的最高境界,而大前提是个人的文化修养与语文造诣达到一定的水平。批判与人身攻击只有一线之差,但结果却有天渊之别。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批判别人,也不是任何人都有本钱对别人做出人身攻击。

原发布于http://www.sbhing.blog.friendster.com(29-11-08/)

我的爱好、我的休闲活动

今天, 跟大家谈谈我的爱好。

所谓爱好,就是个人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也是每个人平时业余喜欢进行的休闲活动。 我的爱好大略可归纳为2+1+1, 即读、写、看+听。让我一一道来。至于为什么是2+1+1,待会儿自有分晓。

读,阅读也。阅读文学创作是从小培养的习惯,没有人鼓励,自己鼓励自己,莫名其妙地就爱上文学书籍, 其中包括古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历史、学者著作,凡举中国大陆、台湾宝岛、香港特区及本地作品都可上我家的书橱。记得买屋子前我曾经扬言,我未来的家,可以没有厨房,不可以没有书房,我想这一点没人敢恭维( 当然到最后是两者都有)。我爱看的书方方面面,但大多数是学术性书籍,也是所谓的硬体书。古典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论语》、《孟子》、《聊斋志异》;近代著作《阿Q正传》、《朱自清选集》、《张爱玲精选》、《寄小读者》;现代创作《京华烟云》、《百年思索》、《我不是教你诈》、《台湾年度小说精选》、《玉观音》…..不胜枚举。李白、杜甫、苏东坡、刘禹锡、李清照、曹雪芹、冰心、鲁迅、海岩、龙应台、林语堂都是我的偶像。有一回我的老朋友来我家作客,晚上睡不着觉就到书房去想找书看,结果找了半晌后问了我一句:“哎,朋友,你的书好硬哦!有软一点的吗?有漫画吗?”我顿时愣了一下,接着才摇了摇头。朋友给了我一个不可置否的表情。

写,书法也。书法是书写汉字的方法,也是我的消闲良伴。沉浸在笔墨纸砚的世界里,可以忘却一切世俗烦事。先人用智慧所创造出来的汉字,不但有音有义,而且形体漂亮,每个字都蕴含着无比的智慧和历史,更因为独特的书写工具和书写的方法,所以写字的学问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它除了让我消磨时间外,最大的获益是磨练耐力,还可以借机认识很多古诗古词,钻营古代经典,了解古人的智慧,继而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书法,我写了二十多年,学了十多年。不对, 应该说我写了多少小时。诚如我的书法老师所说的, 写字像飞行经验,要以时计算。我到底写了多少小时的书法, 我也不知道。有时侯一天可以练好几个小时;有时侯整个星期也没动笔。从楷书开始打好了书法基础后,隶书和行书是我专攻的对象。

看,看戏也。电影、电视连续集、舞台表演我都爱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看戏就等于看到人生百态,从中吸取知识与做人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分享剧组人员,包括演员、导演、编剧、监制等人的努力成果。只花一点小钱就可以得到那么多,何乐而不为!我看戏的品味多样化,选戏则以以下几点为标准:
1. 演员 – 实力派的演员,如刘若英、陈道明、周迅、林青霞、刘松仁、米雪…
2. 剧情 – 写实、言之有物的情节,如《喜宴》、《一个也不能少》、《汪洋中的一条船》、《刮砂》、《推手》…
3. 导演 - 有个人风格的执导方式,如李安、张艺谋、李翰 祥、侯孝贤、许鞍华、张艾嘉… 有两种戏我不看。 一、恐怖片,因为不但乖离我看戏的宗旨,而且还会增加我的心理负担;二、无厘头的戏,没有意义的电影看了既浪费金钱又浪费时间。

听,看歌听音乐也。民歌、名曲、古乐我都听。从小听到大的音乐真是数不胜数。早期有凤飞飞的电影插曲、费玉清的清歌妙曲、罗大佑的批判摇滚、刘文正的童年回忆、蔡琴的绕梁金曲、邓丽君的淡淡幽情、;近期的有许冠杰的市民心声、汪明筌的少女情怀、郑少秋的侠义豪情、梅艳芳的百变歌路、徐小凤的万种风情;现在有藤格尔、容中尔甲、刀郎的民族风格、刘欢、宋祖英和韩红的爱国情操。在人生的路途中有这些美妙的歌声一路陪着我,即使一个人上路也会充实写意。

如果你问我,在2+1+1当中,哪样是我的最爱。人家说最者只有一个,可是我这个人很贪心,全部都是我的最爱。为什么 2+1+1?因为当我进行前2者中的任何一样活动时,同时也可以进行任何后两样。例如: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听歌;或者一边练字一边听音乐;又或者一边阅读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

厉害吧!

原发布于http://www.sbhing.blog.friendster.com(19-9-08/)

细说从头话爱好

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喜欢阅读,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来没有人鼓励我阅读,即使是老师。以前的老师好像没鼓励过我要多阅读,我也不知道为何莫名其妙地就爱阅读,而且看的都是古代经典、文学创作和中国历史事迹之类的书籍。看得最多收藏也多的就属《红楼梦》和一系列的跟它有关的评论著作。现在,我苦口婆心地鼓励学生看书可是没几个肯听, 奈何。在众多书种当中,有一种是我怎样努力都没法看下去的,那就是杂志。尤其是八卦杂志,我只看里面的图片的明星照之外,文字是一个也看不进去,通常都是在美发院剪头发时用来打发时间的。爱情小说只看过琼瑶的《碧云天》和《庭院深深》;岑凯伦的《幸福花》和《永恒的琥珀》,其他作家的一概看不进去。漫画最爱《老夫子》,一面看一面抱肚大笑。

讲到书法,一定要谢谢两个人。第一位是先父,第二位是一年级的级任老师。先父是个木匠,早年孤身南来,在这里落地生根成家立业。先父虽是个粗人,但却写得一手好字。可惜的是他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重男轻女观念尤其严重,再加上我有天生左撇子,对我更是不屑一顾。小时候,他逼我用右手拿筷子,可我天资愚钝,怎样努力也学不成。最后他决定放弃,并下令不准我上饭桌吃饭。上了小学,遇到一个凶巴巴的老师,逼我用右手握笔。也许是我劫数难逃剋星杀到,在这位老师的淫威之下,我不但学会右手写字,连左手也会。可是后来因为功课多无法兼顾,放弃了左手。硬笔字解决了,软笔却没解决。平时在家写书法(以前叫大楷),我得躲起来写,不能让老爸看到,如果让他看到我那像狗吐出来(他的评语)的字,我会给他骂惨!就因为这样,我立志一定要把书法练好,好向他示威。遗憾的是,老爸去得早,我没这个机会!你是不是想问我,我现在用哪只手写字?不告诉你!

爱看戏,是因为妈妈。我是家里的老么,小时候时常陪伴妈妈去看戏。开始看的是潮洲大戏。我住在小渔村,村子被一条河一分为二,我家在这边,戏台在河的另一边。要去看戏,必须乘坐小舢舨到对岸去。当时,我什么也看不懂,但是却肯乖乖地陪在妈妈身边,不吵也不闹地从开场到散场。后来甚至还被剧情吸引而吵要妈妈解释给我听。日子有功,我不但学会看大戏,更变成标准戏迷,对舞台上所呈现的中国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唐太宗、薛仁贵、狄青、包青天这些历史人物,知道《狸猫换太子》、《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年》、《红鬃烈马》、《柴房会》、《秦香莲》等历史故事。看演员的装扮就可认出剧中的生、旦、净、末。我想,在我这一辈人,像我这样能听懂听懂剧情的人大概寥寥无几吧!而这些潮剧让我在读文言文时事半功倍,这一点是妈妈的功劳。除了大戏,我最爱看电影。那个年代,双林双秦横霸天下的时代,把我带进电影院的是姐姐。二姐三姐去看电影一定会带上我。琼瑶的爱情片、邵氏的武侠历史片几乎有杀错没放过。后来港剧风行,家里没有彩电,我每天跑到邻家去以港剧送饭,迷到书包差点被哥哥丢进垃圾桶。九十年代大陆开放后,第一部来到我国的连续剧《红楼梦》我错过了,而这个“遗憾”在多年前才得以弥补。看戏对我来说不但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享受,更是吸收知识的最好方法。不然,我哪来那么多故事讲给学生听。

说起音乐,我绝对是音乐白痴。上小学时,我喜欢唱歌,不喜欢读乐理。我一看到“豆芽”(音符)头就痛。以前四年级开始读乐理,三年级时我一直担心我的“末日”快到了,谁知等到我上四年级那年,教育部突然宣布取消音乐课,我如如释重负,还感谢老天爷打救。后来,我连歌也唱不下去了,可能是后天失调,长大后竟然有点中气不足,无法再唱。自己不能唱也没什么大不了,听别人唱不就得了。于是,听歌变成了兴趣。听歌是最好的娱乐,不会妨碍工作,更不会伤神!对吗?

爱好对一个人很重要,能消磨时间又能陶冶性情的爱好更为重要,尤其将来退休后生活才会一样充实,不会无所事事。以后,我退休后,我打算开一间文艺书苑,把我的藏书都搬进去,准备一些桌椅,设立茶座。顾客来到这里,可以免费看书,喝茶听歌聊天。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跟我学书法。我一定不容易得老人痴呆症吧!

怎样?这构思不错喔!

原发布于http://www.sbhing.blog.friendster.com(21-9-08/)

墨香小筑

墨香小筑, 是我学书法的地方。

墨香小筑,没有依山傍水,只是主人善用空间把地下室改装而成。墨香小筑,没有远离尘世,却也安宁静谧;这里没有案牍劳神,只有丝竹悦耳。在这里,我们可以暂时忘掉一切烦恼杂务,沉浸在浩瀚的书艺空间。

来墨香小筑学书法的人,形形色色。有的已经辞官归故里;有的还要连夜赴考场。有的已经卸甲归田赋闲在家;有的还在职场拼搏。有的是社会精英;有的家庭主妇。当大家一来到墨香小筑,身份就只是学生,目的是学书法。由于大家“入学”的时间都不一样,所以进度也不同。但是这一点也不成问题,因为老师会因材施教,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教学。

在墨香小筑上课,学生没有心理负担,没有任何压力。有空就来上课,不得空可以放老师假。早来可以先写写字、欣赏老师养的盆栽。迟到也无所谓,不用赶时间。

到墨香小筑上课是一件开心的事。写字的同时,我们可以天南地北,评国策、谈时事、论哲学、说人情、道是非,无所不谈。

有时我懒惰病发作, 也会放老师假!

原发布于http://www.sbhing.blog.friendster.com(22-9-08/)

我的书法老师

我的书法老师是黄医生,他医“兽”不医胖,生病请不要找他。

黄老师一说起书法,滔滔不绝。黄老师的脑袋似乎专为书法而生,书法的概论他可以一字不漏地倒背如流,其他的东西他很多都记不牢。他恨不得把自己对书法的知识,毫不保留、一股脑儿地传授给我们。可惜,我脑子有时候好像进了水,记不住老师的所授的“独门秘诀”。

黄老师教书法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每个学生都得从基础开始学起。正所谓:“学武不学功,到老一场空”。基础打好后,老师会以学生的能力与喜好,让学生选择自己想学的字体。黄老师教书法的方法很特别,他以生活、哲理、科学的原理来解释书法的理论再配合实践,让学生更容易明白并掌握书写的技巧。黄老师鼓励我们多创作,更鼓励我们写出自己的风格。

本着传承与发扬书法艺术的大前提,黄老师把他平生所学都传给学生,希望学生们学成后在传授给下一代。这些年来, 黄老师在发扬书艺事业方面尽心尽力。 他着重于培训书法师资,他认为要发扬书法艺术,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培育在职的华文老师,因为他们站在教育的最前线。 黄老师对书法的执着让我钦佩,我也会把我所学的传授给我的学生,让书法艺术的薪火继续燃烧,不辜负老师的苦心教导!

原发布于http://www.sbhing.blog.friendster.com(22-9-08/)

养花如养儿

之前跟大家谈起我的四大爱好,其实还有第五个、第六个……都说啦,我很贪心的。

“拈花惹草”是我第五个休闲活动。我们马来西亚人总爱说种花,其实正确与规范的说法应该是养花。把任何花草树木带进家里,就要像养育孩子一样,不但要照顾,而且还要时常关心它们,和它们聊聊天、说说话。我每天都要到阳台去看看我的花草,为它剪去枯枝拔去干叶。我还会根据每种植物的需要,为它们施肥换土。

也许你会觉得不可思议,种花还得和它说话,简直是天方夜谭!其实不然,花草树木是有生命的,它们需要呵护和照顾,所以才说养花。养花,可不是单纯的浇水而已,还得定时施肥修剪除草换土。时常和心爱的花草树木聊天交流,它会长得更有灿烂、更有生气!

如果你不太勤劳但又喜欢养一些小植物在家,增添家居乐趣, 我建议你选无花的绿色植物, 比较好养。

如果你不相信,不妨一试。你买几盆花草回去,把它们放在阳台或庭院,除了浇水之外什么也不做,你看那些花草会不会“头低低眼湿湿”,甚至死给你看。

从今天开始,多和你的花草树木聊天,它会以最灿烂的笑容迎接你的!

原发布于http://www.sbhing.blog.friendster.com(25-9-08/)

昨夜,我又见到你了。

你看来似近似远,影像很模糊。但是我感觉得到你风采依旧,只是有点憔悴。自从政海触礁后,你潜伏了一段时间,养精蓄锐。最近,听说你将重新出发,再战江湖。

昨夜,你时而清晰,时而模糊,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不见。有时侃侃而谈,谈你的最新动向;有时你又沉默不语,满怀心事!我很担心你,希望你保重。你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革命尚未成功,你还需继续努力。说着说着,你又不知去向……

十多年前,你毅然决定辞去优差投身政海。当时,我有点怀疑,柔情似水如你和勾心斗角的政海怎样都显得格格不入。幸好开始时一帆风顺,后来更平步青云,扶摇直上。然而,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你也付出了代价,更展现了外柔内刚的一面。一切都是你用憔悴和消瘦换来的。记得当时你告诉我,这工作不适合我,叫我千万别碰这行业。我没有什么长处,最大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我告诉你,我绝对不会碰。

你又出现在我面前,用一贯的口吻向我追问一些私人问题。你问得严肃;我答得含糊。我知道你关心我的一切,又不舍得责怪,也拿我没办法。这么多年,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彼此心照不宣!

昨夜,我们就这样断断续续、迷迷糊糊地谈了一夜。

原发布于http://www.sbhing.blog.friendster.com(26-9-08/)

梅花与我


曾经有人问我,先父为何让我以梅为名,我说大概他老人家希望我像梅花一样坚强吧!
其实这是我自己的猜测,因为我没来得及问,老人家就去做仙了。
我从小就喜欢梅花,不单是因为我的名字有它,而是它的傲霜气节让我折服。梅花是耐寒植物,愈冷愈开花。小时候,我一直希望能一亲芳泽,可是我国又哪来梅花呢?
直到2001年尾,我参加教总的研习班赴台研习时,终于让我得偿所愿。 记得当时是在仕林别墅的梅林看到梅花。仕林别墅是蒋介石夫妇的官邸,蒋夫人宋美龄爱,梅成性养之成林。第一眼看到,我的兴奋心情非笔墨所能形容。梅花,不但坚强,而且清雅,一股不占尘埃的纯洁傲立于寒风中。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先父对我的用心良苦。他的严厉、他的苛刻、他的不屑一顾,让我更加自立,更加发愤图强, 就像梅花一样, 越冷越开花。

谢谢老爸!

老爸的故乡情意结

我老爸是舶来品。当年中国内战时期,老爸为了活命,一个人离乡背井远渡重洋,到南洋来谋生。老爸的老家在中国广东省汕头澄海县外沙乡十围村,排行老二。老爸的故乡靠海,居民多以捕鱼为生。老爸是木匠,为渔夫造船修船。

来到这里后,一住就住了几时年,也在这里落地生根,生儿育女。老爸虽是粗人一个,可是老爸的教育底子不差,小时也算读过一些古书,什么《三字经》、《弟子规》都能朗朗上口。记得在三个侄儿哑哑学语时,老爸已经教他们用潮语背诵《三字经》。老爸是道道地地中国人,像毛主席一样喜欢“研究研究”(烟和酒),平时手不离烟口不离酒。除此之外,老爸也爱喝咖啡乌。所以我们几兄弟姐妹几乎都遗传了老爸的基因,全部都是kopi kaki。在我印象中,老爸似乎不和白开水。老爸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家教甚严。他为人严正,不嫖不赌、不偷不抢,更绝不欠人钱财。对孩子,他用的是身教。他的待人处事就是孩子们的榜样。小时候,我有点不屑于老爸的厚此薄彼,可是现在想想,也没什么大不了。

老爸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可是生活方式还是没什么改变。任何东西都是故乡的好。老爸喜欢吃腌制海产,举凡有壳的海产品如螃蟹、虾、小乌贼、蚶、蚬等,他都爱。喝酒要喝五加皮,喝茶要喝独树香,早餐爱吃肉骨茶,看报纸要用潮语念出来。哇噻,我一句也听不懂,又不敢笑,只好跑到屋外去笑个饱。

由于深受庭训思想封建,老爸是重男轻女的中坚分子。哥哥们的名字都按照族谱“和”字辈来取名,一点也不马虎,更不落俗套。我们几姐妹的名字则不怎么讲究,但也幸好我的名字尚不算“粗制滥造”。

大侄儿出世的时候,老爸按照“睦”字辈,一口气取了“睦梓”“睦里”两个名字。梓里者,故乡也。三侄儿出世时,他一听到是男孙,马上脱口而出,取名“睦友”,可见老爸多么想念故乡。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亲朋好友是老爸惦念的。他没有喧之以口,但却用孙子的名字来表达。

远方的故乡一直在呼唤,故乡的亲朋好友一直在等候。然而,老爸还是留在这里,落叶归根!

原发布于http://www.sbhing.blog.friendster.com(17-10-08/)

阿妈的教诲

老妈子是土生土长的本地货,所以保用期不长。

老妈子走的时候,我还没考初中教育文凭。 打我记事起,老妈子就是药罐子,每天与药为伍。阿妈一生操劳过度、积劳成疾。古早的人不懂得实施家庭计划,阿妈一共生了一队足球队。听外婆说过,在我出世前,阿妈曾经大病一场,还差点送命。幸好老天爷保佑,阿妈总算大步夸过,否则我也不会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老妈子出身贫寒,外公早死。 她是家里的长女,从小就要为生计忙碌。嫁给老爸后,劳碌生活继续折磨她,才步入中年已经把身体累垮了,百病丛生。阿妈心脏衰弱,走路也会喘气。在我的记忆中,阿妈最远的路程是走到住在对面的姐姐家,仅此而已。老妈子必须长期服用药物。

我上了小学学会几句破国语后,帮妈妈买药就变成我的重要任务。记得那时候,我每隔一个礼拜就要去指定的药房买药。药房的护士小姐都认识我,一看到我就会自动拿出妈妈的病历表,为妈妈配药。

老妈子是个传统女性,一生任劳任怨。她为人温顺善良,逆来顺受。虽然如此,她对我们家教甚严。我虽是家中老么,可是从来没有特别优待。妈妈从不与人争执,她更教我们要以德报怨。她常说:“别人做初一,我们千万别做十五。如果我们凡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岂不是五十步笑百步。”妈妈什么都没有留给我们,唯有这待人处世之道,却已让我一生受益。

妈妈平时没有什么消遣,就喜欢拉着我们陪她打牌。那时候,我们玩的是四色牌。这种牌像象棋,玩法却像麻将。每次如果妈妈输了牌就会发脾气,所以我们总是设计让妈妈赢牌。妈妈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村里上演酬神戏,她突然心血来潮要我骑脚车载她去看大戏。好几年妈妈都因为健康状况不好而不曾踏进戏台一步。

妈妈一生劳碌,可是老天爷并没有眷顾她。妈妈只有生儿育女的天职,却没有安享天伦之乐的福份。妈妈在生之年我年纪尚小,不懂得和妈妈谈心,有好多问题我都来不及问。

如果生命可以重来,我希望能和妈妈夜夜促膝谈心!

原发布于http://www.sbhing.blog.friendster.com(19-10-08/)

成就感





第四届全国书法大展于是2009年5月9日假吉隆坡创价学会举行。我也是参展人之一,参展作品是一幅以篆书书写千字文的大中堂。

开幕当天,我因有事不克出席。听说当天盛况空前,真是可喜可贺。

前天,马来西亚书艺协会卸任会长李大人电邮了几张照片给我,让我有点惊讶。据李大人所述,参观者对我的参展作品赞赏有嘉,而且有图为证。看到大家对这幅作品的青睐,心里充满成就感。我知道它吸引大家的眼光,主要是因为它是千字文,而且还是以篆书书写。
记得大展过后,和书法学生讨论参展作品时,学生竟然笑我傻,别人只写两个大字就可参展,我却选择写了一千个字,而且还以篆书书写。
我一笑置之。

这股成就感,是满足感,也是一股推动力,鼓励我努力向上,继续钻研书法艺术。

写字,是一种修行。它是一辈子的事。

回家

这是我第一次, 对回家犹豫不决。

我向来不热衷于回家。以前在外读书,回家是既期待又害怕的事。期待的是可以见到家人;害怕的是等车搭车的过程。我天生怕搭车,尤其是巴士。一坐上空调不好公共巴士,我就晕车了。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简直是煎熬。可是一到站下了车,头晕就不药自愈。

然而,我从没像这次这样犹豫不决。为什么?我心里有数。

下午三点,我终于排除心里的矛盾,毅然踏上归途。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上周末,友人的先生从二楼天井失足坠下,送院抢救无效,一命呜呼!

据说他当时是为了修理漏水的蓄水池,才爬上二楼的。谁知存放蓄水池的木架承受不了他的体重而断裂,因此才失足落地。

这位先生乃技术人员,凡事喜欢DIY。平时家里的家电用具若有问题,他都是自己动手。有时侯,我们也常告诫他,有些工作不是我们所能胜任,需要请专业技工代劳。但是他依然故我,总觉得技工收费昂贵,自己做比较省钱。

这一次他也是极尽其能的发挥DIY精神,到出租的双层排屋去打洋灰修水池。孰知,就这样一“失足”成千古恨,与死神搏斗了逾二十四小时后,留下妻儿老小撒手而去。

老祖宗告诫我们,做人最忌一“失足”成千古恨。他的不幸是一面镜子,让活着的人借鉴。在现实中,一个失足可以跌个粉身碎骨,丧失宝贵性命。为了省钱而断送性命,代价既大且不值。然而,在人生中,很多人往往因为一念之差而铸成大错,换来一生的痛苦与追悔。

希望这樁意外,能为我们带来启示,警惕我们事事小心步步为营,不要重蹈覆辙,一“失足”成千古恨。

措手不及的结局

电钮一按,只见钢门缓缓打开,输送带随着转动,把灵柩慢慢推进火化炉。当灵柩完全进入,钢门自动关闭,而炉内的高温将把你化为灰烬,也把你一生荣辱、喜怒哀乐都烧得灰飞烟灭,却把无尽的伤痛与思念,留给你的亲人。

随着你的离去,一切的一切将随你而去。原本纠缠不清悬而未决的夫妻矛盾,现在都因为你的离去而化为己有。

是幸是不幸,没有人知道。只能说,这是一个措手不及的结局。

一纸魔力

最近收到一则有耐人寻味的短讯:
“ 出生一张纸, 开始一辈子;
毕业一张纸, 奋斗一辈子;
婚姻一张纸, 折磨一辈子;
做官一张纸, 斗争一辈子;
金钱一张纸, 辛苦一辈子;
荣誉一张纸, 虚名一辈子;
看病一张纸, 痛苦一辈子;
悼词一张纸, 了结一辈子;
淡化这些纸, 明白一辈子;
忘了这些纸, 快乐一辈子!”

人的一生中, 的确离不开这些纸。从呱呱坠地开始,我们就需要一张报生纸,还要确保资料完整,否则十二年后就申请不到身份证。

七岁过后,人人为了一纸文凭奋斗逾二十年。勤奋的人或许能获取一张学士文凭;不够勤奋的人,或许提早毕业,只得一张毕业证书。一纸文凭,影响人的下半辈子。

进入婚姻殿堂,大家又为一纸婚书奉献一生。若有人中途离场,也需一纸护航。为了名利地位,为了荣华富贵,人们甘愿一生斗争,尔虞我诈在所不惜。到了年老体弱的时候,医生的病历单折磨人的晚年。即使有一天大限已到,两脚一伸,没有一纸死亡证还不能入土为安呢?

芸芸众生,又有谁能忽视这些纸,又有谁逃得过一纸魔力、不必一生折腾呢!既然如此,不如认真对待,确保一生中不必为这些纸奔波劳碌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