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光 临

温故而知新,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做客傲霜阁!您的光临是傲霜阁的荣幸!请先欣赏名家乐曲,读一读阁主的心路历程,品了一杯香浓的“龙井”后,别忘了留下一点雪泥鸿爪,谢谢!

2012年11月17日星期六

形象与口碑


如果我告诉你(现实生活中认识我的人),这些字是我写的,你相信吗?

昨晚,中五的学生来上课。刚坐定,坐在面向白板的一位学生一看到板上的字,很肯定的说了一句:

“这几个字一定不是老师写的!”我对他突如其来又漫不经心的评语有点诧异,更诧异的是他的笃定,他对他老师的那份肯定。经他一提,其他学生的眼光也被吸引过去,接着就七舌八嘴的对那几个字评头论足起来。

“你为什么那么肯定?” 另一位学生质疑他的肯定。

“我敢肯定。你看那个‘而’。老师那里会把里面那两竖写到旁边去。”平时看惯我写字的习惯,他对我的字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你看那个‘羊’,老师怎会把三横写到一样长?”他继续为老师护航。

他是班上华文程度最好的一个,平时也只有他能和老师针对性的讨论问题,其他的学生表现得很信心不足,大家对于他的信心也不存任何质疑。

“为什么你不相信这些字是老师写的呢?”看到他对他的老师那么有信心,我特地打击他一下。

“老师,你写字哪会这样死板?”很厚道,其实想说“丑”,可是不敢对他老师妄加批语。有徒如他,我心足矣!

他的看法完全正确。他老师我的字不是这样的。这些字是特地写成这样的。他很清楚,他老师堪称书法家(承蒙别人的抬举),写字有眼有版、有模有样、有笔画有法则,打死也不相信会把字写得那么丑。

几天前,两个朋友带着孩子来上书法课基础班,我为了让他们比较课前课后的差别,特地把字写成那样,让他们抄袭。上了几天课下来,朋友才道出第一天来上课看到板上的那几个字,也曾经质疑我怎么会写出这样的字?把字写得那么丑还能给人上课?

对书法,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有天赋,那是后天努力的成果。可是在别人眼里,我就是天生会写字。从小学开始就把字写得好看。记得读书时代,学校办书法赛,如果我有参加,同学们就未比先败,说什么有我在他们肯定没戏,在学院的时候也是这样。 可是,我从来不把他们的话放在心上。对我而言,我自己清楚。我不是有天赋,我只是从小就爱写字,爱写毛笔字。平时得空时,我总爱在报纸上涂鸦,研究怎样把一个字写得好看。我时常把整份报纸上空白的地方都涂满了,有一次还被姐姐臭骂,骂我的涂鸦干扰她看报。后来我就书空,在空中写字,不会弄脏报纸,还自得其乐。

就这样,“字写得好”的形象就这样建立了。书法,可以无师自通,可是易学难成。 后来从师学艺有成又参加了几次国内外的书法展览后,口碑更是不胫而走。有时候,即使乱写的涂鸦,人家也说美。我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形象和口碑吧?

形象和口碑,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也是自己多年来的努力。别人给不了也帮不上忙。形象和口碑一旦树立了,就很难改变,但是可以被破坏,被自己破坏,别人一样动不了你。

不小心树立的形象或口碑,或者别人为我们立下的,不在我们的掌控之内。但是,如果刻意要为自己树立形象,务必为树立正面的形象,免得遗臭万年。君不见我们身边的某一些人,或刻意或不小心为自己树立了让人诟病的形象,一出现在人前就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负面的形象和口碑一旦形成了,要改变就很难了。形象不好的人就算做了好事,也会被看成是意有所图,做得再好也是徒劳!

我们可以没有形象和口碑。但是,千万不要有负面的形象和口碑,免得遗臭万年!


2012年11月15日星期四

幸好只是添错油

一天清晨,天刚露出鱼肚白,我就去到加油站添油。

去到加油站,看到油站挤满来添油的车,只剩下最旁边的油泵是空的。于是,我便把车驶过去。

自从政府实施“自助添油”政策后,所有车主,尤其是女性,都被迫学自己添油,也都学会了添油。这一点,还真多得万能政府的精心设想的政策,否则,我们这些女流之辈怎么可能学会添油?怎么可能会去学添油?

刷了卡,打开油桶盖,拿起油枪便往油桶一塞,按了控制,开始添油。我的车油桶不大,填满一桶油大概是其实大洋左右。油枪的控制是自动式的,油桶满了就会自动截断,停止添油。按照平时的经验,看到价格表的电子数字跳至六十多打烊时,也是快要填满的时候。可是,那天的电子价格表已经跳至八十多大洋,好像还没有停止的意思。心想,有点不太对劲,看看油桶,油并没有溢出来,表示还没填满。可是,价格表已经跳至近九十大洋,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难不成是价格表出了问题?

为了安全起见,我赶快停止添油,以防油桶爆满汽油溢出。锁好油桶盖后,我按出收据。这时,我才惊觉,原来自己填错了油,添了RON 97,而不是平时添的RON 95。两种油的价格差约一个大洋,难怪刚才添了近九十大洋还没填满。我也搞不清楚刚才怎么会看错,该是还没睡醒吧!或者应该说,平时习惯了一下车刷了卡拿了油枪就添油,根本就没有注意看。

庆幸的是,加错的油是RON 97,如果填错的是油屎,那后果就很严重。至于有多严重,我也不清楚。添错油,可能车会“瓜”掉,可能荷包会大出血。添错油,其实只是小儿科。试想想,如果是讲错话,可能会得罪人,可能会给人打。又或者吃错药,后果肯定严重,轻则“漏屎”,重则,可能会死翘翘。

幸好只是添错油,谢天谢地!

2012年11月13日星期二

文化滥交??


马来西亚是多元种族的国家,三大种族(我们总是不知不觉地忘掉了另外两个民族)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讲究的是和谐共处、携手缔造一个和平的社会。有鉴于此,有关单位是不是会把“文化交流”挂在嘴巴上,提醒人民要了解、尊重、接受友族的风俗文化。

我想,在文化交流这一方面,我国各种族都做得很好。尤其是在现任政府的鼓吹下,文化交流更是达致水乳交融、淋漓尽致,甚至有点走火入魔。

昨晚是屠妖节前夕,我们的印裔同胞紧记国家领导的教诲,极尽其能地把文化交流的精神发挥至最高境界,整个午夜,接近一个小时的爆竹和烟花声此起彼落,不绝于耳,扰得人不得安宁无觉可睡。昨晚的爆竹和烟花的燃放频率,比起华人农历新年期间的,有过之而无不及。辗转的长夜好不容易挨过了,今天一大清早,又被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竹吵醒。响彻云霄的爆竹和烟花声,不禁叫人怀疑,到底是屠妖节还是华人新年——守岁要放鞭炮,迎新也要放鞭炮?。这种情况在开斋节的时候也一样。

其实,这都要拜我们的执法文化所赐。农历新年是捞財的好机会,执法人员大出动,到处“讨红包”。一些商家大腕,为了应节,宁可花点钱,也要进行违法的事。燃放烟花和爆竹是华族的传统,有迹可寻。笃信风水的人,更是非做不可的事。有些人则认为,传统文化可以去芜存菁,既然要冒犯法的事,不做也罢!因此,近几年来,我们不难发现,华人新年期间的爆竹烟花燃放率已经越来越少。

开斋节的时候,大部分的执法人员都过节去了,执法的所剩不多。即使有,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偏袒徇私。因此,这个节庆的爆竹烟花放得肆无忌惮。 屠妖节亦然,谁叫我们的人秉承了“好男不当兵”传统观念,让友族占尽了先机!

以前,我不喜欢农历新年的爆声喧嚷,扰人清梦;现在,我更痛恨本末倒置的文化交流!你说,什么都能的美丽国度,还有什么不能的?

2012年11月10日星期六

人在江湖,身不由李!

这个周末的热门话题,不外是羽坛一哥一姐的豪华婚宴。

身为“国宝”,一哥注定了凡事不能低调处理,且事事必须对外宣扬,一尽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


从一个多月前、即奥运结束后宣布婚讯后,一哥的婚礼就成为国际焦点,尤其是国内的媒体更是对它穷追不舍。一哥贵人事忙,要出国参加比赛,筹备婚事的工作只好假手于人。而为他扛起这个不简单任务的人就是他的胞兄和他的工作团队。然,这个工作团队的办事智慧,屡次受到质疑。一场婚事,为何要办六次记者招待会?六次招待会中,为何又对主角的出场率故弄玄虚,好媒体追到气喘如牛?想法正面的人,会认为筹办人办事谨慎、有交代,会按时向外界透露事情的进展;想法偏激的人,会认为有关人士摆姿态、愚弄媒体。

本来结婚就是人家的事,外面有跟着起什么哄?可是,诚如在FB发飙的主播所言, 即为公众人物,你就没有太多隐私权。因为媒体有义务要为读者提供新闻,而公众更有知情权。既然已经对外公布婚讯,就必须满足公众的好奇心。

所幸的是,备受争议也备受瞩目的一场世纪(个人认为这是有点夸张的比喻)婚宴终于也正式登场。昨晚的婚宴,冠盖云集,上至国家的最高领导层、政商显要、社会贤达,下至媒体球迷,能受邀出席的非贵则富。一场豪华温馨的婚宴,本该是受到关注和祝福的。然,一个爆炸性的小道新闻——面子书贴文《伤心父亲》,却为这场喜宴投下一颗小石子,激起不少涟漪。

儿子结婚,父亲没有在场;儿子结婚,父亲没有受邀出席婚宴.....这个谜团说小不小。中华民族秉承中华文化,按照华人传统,儿子结婚,父亲不单是核心人物,更应该说是主事人主婚人。可是,一哥结婚,李父竟然没有出席,更叫人不解的是,理由是没有受邀。父亲要受邀才能出席儿子的婚宴?这不叫人百思不得其解吗?

之前,我们曾经看到报道,李父被发现一个人在槟威大桥上徘徊,后来被警察送回去。后来李家的回应是李父只是因为失眠出外吹风而已。这个解释虽然牵强可我们也不便多加猜疑,毕竟这是人家的家务事,外人不宜多事。而今,昨晚李父的没受邀,再加上今早再次缺席与新人的敬茶仪式上,内情更添扑朔迷离。

在事情还没清楚之前,我们不妄加定论,更不可给人妄加罪名。但是,身为公众人物的一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姑不论内情是什么,抑或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一哥必须一尽社会责任,给公众一个解释,免得为个人婚宴留下缺憾,更不能公众,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做了错误的示范,传达了负面的讯息。




2012年11月4日星期日

我看《榜中王》

想知道我们的中学生的普通常识和文学水平有多好,收看《榜中王》就可以找到答案。

由ntv7主办,《星洲日报》联办,教育部认证的全国中学生益智节目“榜中王”,不但考验参赛者知识、也考验他们的急智以及口才。

这是大马首个中学华语及时事常识电视游戏节目,星洲日报与本地中文电视台Ntv7首度跨媒体、联手打造知识性与娱乐性兼具的中学生知识爭霸战——《榜中王》。比赛的方式是星洲日报先於7月份举办华文资讯网上问答赛,在比赛中的冠亚季军及优秀奖得主,便获推荐代表学校参加《榜中王》16强节目录影。《榜中王》强调“非填鸭式”比赛,考验参赛者的常识、口才、急智。这次比赛的优胜者將贏取总值3万令吉的奖金。星洲日报代表也將加入《榜中王》的评委团,严厉把关,同时也成为问题撰集小组的成员之一。
《榜中王》考题范围涵盖了道德教育、本地法律常识、数学题、翻译、口才与普通常识等。除了在摄影棚进行比赛外,参赛者也將接受户外比赛的挑战,一试胆量並有机会展现自己的机智与才华。

看了两次的《榜中王》,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中学生对时事、文学方面的知识有待加强。或许可说,独中生的文学常识会比国中生好一点,时事方面就半斤八两了。问答比赛的方式也很特别,参赛者被允许用猜的,可以连续回答好几个答案,猜得对是侥幸,猜不到拉倒。这种比赛方式有点儿戏,参赛者好像是比运气,不是比智慧。也许主办当局的用意是好的,希望让学生有取分的机会,否则可能全军覆没吃鸭蛋,输得很难看。但是,这也暴露了我们的中学华文教育的隐忧。

若说小学的老师很少在课堂上教授中国文学,那是因为华小华文课程里的文学技能少之又少。然,中学华文课程在学问方面的技能相对的增加了很多,尤其是古文、名句等方面,都是老师们注入文学元素的管道。可是,事实证明现实并不是这样。 

也许是时间不够;也许是老师少教;也许是学生没兴趣;也许还有其他原因。但是,随着《榜中王》的出现,能唤起老师和学生们对文学和时事的兴趣和关注,让《榜中王》的素质越来越好,越来越有看头,继而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须知道,一个学生的文学常识若不好,他的华文造诣肯定是有限的。

2012年11月2日星期五

谁欺负谁?

辅导组的年终聚餐,我和拍档选择了既简单又皆大欢喜的方式——叫外卖,比萨专送。为了犒赏学生辅导员一年下来的用功和贡献,我们总是选择符合民意的方式。

快餐是学生的最爱,又有专送服务,什么都不用做,就坐着等吃。聚餐是上下午班一起办,前两天已经通知了下午班的拍档和学生辅导员,让他们准时出席。

比萨送到时,上午班的学生已经聚集在食堂。看到一盒盒、热烘烘、 香喷喷比萨,学生个个垂涎三尺。之前,拍档害怕学生吃不饱,还向食堂定了一盘炒米粉。我觉得多余,学生看到比萨,还会要吃炒米粉?但是也不想逆她意,幸好学生们也很配合,先吃了炒米粉,我再分发比萨给他们。二十二个比萨,让学生吃个痛快,也让我派了半天。一边派,还一边东张西望,看看下午班的学生到了没有,以免慢待了他们。看到了一位,我走过去叫她过来吃比萨,可是叫了三次还不见行动。奇怪,有得吃还要三催四请,费解?

半小时后,下午班的拍档才姗姗来迟,来到也没有和我们打招呼的意思就走向学生,我喊了她一声,叫她让学生过来拿食物。她走过来拿了比萨,就做到大老远去,还背向着我们和她的学生一起吃比萨。

她的举动让我纳闷。去年办聚餐,为了她日期一改再改,后然她还是决定不参与。我们尊重她的决定,不想强人所难。去年,她为了残障的孩子申请调到我学校,我们体恤她每天一早要送孩子来读书,抱上抱下的,够累的,工作上的事总是挑最轻的给她,能替她担的绝不让她忙。办活动,计划书、安排、联络、会客、报告......有大半的工作都是我们替她做了,她几乎就是负责现场的值勤工作而已。可是最近,我老觉得她好像有意无意地在避开我们,我实在想不起我们有什么做得不好让她有意见。我宁愿是我自己小心眼,抑或是过度敏感,误解了她。

可是,这回她的举动真的让我要再小人一次,重新审核我们的关系。她的举动让我想起老板月头向我旁敲侧击的那件事。虽然后来我才发现那也老板整人的伎俩,不以为意。可是,此时此刻,我不得不怀疑,当时;老板说的所谓上午的欺负下午的那桩投诉跟她没有关系。老板一再强调投诉的人不是她,可是投诉可以通过第三个人的口啊!

天底下有像我们这样欺负人的吗?有人用“把对方的工作都做完”的蠢方法来欺负人的吗?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怎么都让我赶上了?前阵子才感慨“懒惰有罪”,今天则变成了“把别人的工作都做了”的蠢人。

请问,真到底是谁欺负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