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光 临

温故而知新,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做客傲霜阁!您的光临是傲霜阁的荣幸!请先欣赏名家乐曲,读一读阁主的心路历程,品了一杯香浓的“龙井”后,别忘了留下一点雪泥鸿爪,谢谢!

2014年2月25日星期二

别把我当酱油!

今早出席县级会议,遇到县级官老爷,狗嘴不长象牙的官老爷又老调重弹,表明三月将重新启动“大调动”,问我是不是还愿意接受调职。由于毫无心理准备,一时间还没会过意来,脑袋一片空白。幸好我道行深厚没有乱了阵脚,反而很笃定地告诉他:“给我一点时间,我待会儿给你答复。

过后,我定下神来,好好地把问题从头回忆一下。自两年前开始,上头就一直放出风声,会针对县内的教师来个大洗牌,进行一次大调动。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有几位老树盘根的资深辅导老师,在原校任职超过二十年。这些资深老师仗着自己元老身份倚老卖老,占着茅坑不拉屎,校长也无可奈何。由于接到校长们的投诉,当局就萌起大风吹这一招,可是又投鼠忌器。为了“掩人耳目”,就想到了“绝世好桥”,找几位在原校超过十年的老师来“陪葬”。

去年,大风吹的消息更是尘嚣甚上,闹得人心惶惶让大伙儿坐立不安。要计划办活动,又怕中途突然接到一纸通令,未完成的工作无人接手;不办活动又好像无所事事。工作的情绪完全受到干扰,让人无法专心工作。

与其坐着挨打,不如采取主动。于是,我毛遂自荐愿意换去另一间学校。官老爷当时信誓旦旦地接受我的要求,答应会调我去我属意的学校。可是,半年过去了,调职的事却毫无下文。九月份,我还是不死心,又跑去见官老爷。官老爷还是信誓旦旦,说年尾肯定有戏。于是,我又再次申请调职。孰知,等到新学年都开始了两个星期,我才接到当局的信,说我的调职申请失败了,当局不批准我的申请。

本以为时过境迁,当局不会再来干扰我们,没想到他们竟然无视下属的感受,今天又再一次抛下计时炸弹。经过了半个早上的沉淀后,我拿定了主意,告诉官老爷,今年我没有调职的心情。我已经为新学年定下了很多计划,可以的话,请不要再来干扰我,让我好好地把工作做完!调职,明年再说,可以吗?

其实,我很想告诉官老爷:“你以为我是酱油,任你点啊!你叫我走我就走,那不是很没面子??”

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

扔书罚儒谁之过?


昨天在报章上看到一则新闻,报道槟城名校日新国民型中学的纪律老师把学生留在课室的课本仍扔在校园内的马路上,让相关学生自己去捡。而校方此举引起一些校友的不满,继而在面子书上口诛笔伐,更有人以“古有秦皇焚书坑儒,今有校长扔书罚儒”抨击校方的做法。消息一传出后,媒体肯定要大事报道,而校长当然是一身蚁,应付家长、应付媒体,还要忙着做报告向上头解释。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事情肯定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再所难免的。

我不是要和大家谈这件事,我只是想把我的经验告诉大家。在我长篇大论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尤其是家里有孩子念中学的家长,你们有没有注意,念中学的孩子的书包是怎样的?您的孩子还像小学一样,是每天背着很重的书包去读书?还是背着一个小包包,书包里除了几本练习簿和一支笔?如果是前者,恭喜您。您的孩子很专心学业;如果是后者,请问您有过问过吗?试想想,如果以前在华小,他的书包有好几公斤重。为何上了中学,一个小包包就够用了呢?

上了中学,我发现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中学生不光是爱把书本留在抽屉里而已。有一些学生根本就没有去贷书处领取贷书。学生没有领取贷书的理由有二:一、旧学年的书本没有还回去,新学年的不借给他。为何旧书不还?因为留在抽屉后不翼而飞,又不肯付赔款。二、不领取贷书,一年到头不但不用背着重书包,每天还有借口随时离开课室,到隔壁班去借书。一离开课室,就会借机到处溜达四处游荡,甚至逃课。既不用带书去学校,又有借口随意离开课室到处闲逛。这种一举两得的“好事”只有聪明绝顶的学生才想得出来。校园内几乎无时无刻都有学生到处溜达,为校园的纪律带来很多问题。这种不良的行为,家长有发现吗?家长发现了,有采取适当的行动吗?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的课业无暇过问,对孩子的一举一动更是不闻不问。有些连发成绩报告的开放日都从来没有出现。我很质疑,现在的家长都那么不关心孩子的成绩吗?平时,孩子在校犯了校规。纪律老师想方设法也无法联络上家长,因为学生给的号码是假的。有些即使联络上了,也会以忙为借口而拒绝到校与老师见面。

我可以理解日新中学的纪律老师为何有如此偏激的做法?有家长认为扔书举动有损学生的自尊。其实现在的学生,缺乏的就是应有自尊。一个学生如果尊重自己是学生,是书本为自己的生命,应该爱惜自己的课本,不会随意把它们遗弃在抽屉里。如果是为了减轻书包重量,更加说不过去。中学的课本用书比起华小根本是小巫见大巫。在中学,别说辅助作业,连最基本的作业簿也没有,有的是科目小组购买的共用作业簿,学生只是在上课时借用,上完课老师就收回去,学生根本不用带回家,何来书包重的说法?再说,上了中学的学生,体格已经不是当日小学时的体格,几公斤的书包背不起吗?

很显然的,纪律老师此举是下下策,校方尤其是校长可能要负上很大的责任,但也许这是一个釜底抽薪的做法。至少事情见报后,有关学生的家长才知道自己的孩子也是其中一个不带书本回家的学生。如果学生不把书留在抽屉,如果家长平时有关注,老师需要扔书罚儒吗?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巩固江山,后人褒贬不一;今天,老师扔书罚儒,无非是为了警戒学生书本应该带回去,或写作业或温故知新,难道不对吗?

事情发生了,要做的应该是检讨事情的起因,找出解决的方法。一味的指责是无济于事的!

2014年2月22日星期六

给老师们上课






主讲书法讲座多年,今天第一次给老师们讲课。

今早,应邀到吉隆坡康乐华小给老师们主讲书法课一日营。不单是老师们,连校长和异族老师在内近一百位老师齐聚在视听管,一起上了六个小时的书法课,

为了让老师们多动笔,我尽量缩短理论的环节。从书体源流、文房四宝到书法概论,在两个小时半内讲完。小休五分钟后,实践课开始了。虽然很多老师多年没动笔,可是大家都很积极地跟着我的指示和引导,重新和毛笔建立关系培养感情。

身为一校之长的庄校长,写得一手不错的书法。对老师们来说,有位热爱书法的上司也许也是一种推动力,我想。在老师们当中,有好几位老师都写得不错,欠缺的只是平时的多练习。写字的时候。不时传来老师们的欢笑声,看样子大家都写得很开心,我也乐在其中。

每回去讲书法课,我都抱着一个期望,希望学员上完了基础课后,能激发他们学书法的兴趣。如果只这样,我就功德无量了,哈哈哈....

2014年2月19日星期三

穆斯林的葬礼

为遗体沐浴
                                                                         包裹遗体
 模拟墓穴,真正的墓穴深七尺
 遗体被侧放进墓穴。
盖上木板再铺上泥土

今早,回教教育组主办了“穆斯林葬礼”工作坊,我也乘机会去“凑热闹”。这项活动旨在让老师和学生们了解处理遗体的方法,“死者的遗体”由几位学生轮流扮演。这对我们华人来说几乎是“大吉利是”的天方夜谭。这一点,已足以叫人折服。

之前,拍档跟我说可以去看,我还半信半疑。毕竟她是比较开通的,不知其他的宗教老师态度如何。问回教教育主任,她也说可以。可我还是不放心。当人文科系主任也很积极地要我一起去看时,我才确定自己可以参与。

众所周知,穆斯林的葬礼向来是速战速决。根据回教教义,穆斯林咽下最后一口气后,必须在日落之前或第二天的日出之前下葬。下葬之前,家人、或丈夫/妻子,或儿女,必须先为死者沐浴九遍,即三遍清水、三遍肥皂水和三遍花露水/防腐剂,然后再用白布把遗体包裹起来。

包裹遗体的规则有男女之分。如果是男性,要用三层白布包裹,再加一层作为衣和头巾;女性则要用五层白布,两层用来包裹遗体,一层从肚脐包至膝盖,一层为衣一层为头巾。包裹遗体之前,先铺白布棉花并撒上香水,还要用棉花把五孔,包括阴道和肛门塞住。包好后再用布条在关节处绑好,做最后的告别祷告。告别遗体祷告,由宗教司带领,亲朋戚友列队一起为逝者祈祷。祷告时,宗教师必须站在男死者头部的左边,或女死者的右肩旁。

过后,逝者的遗体由亲人,或儿子或亲朋戚友抬至墓地。穆斯林的墓穴分两层,一层深七尺,作为置放遗体之用。七尺深是为了不让动物嗅到尸臭味而至破坏死者的坟墓。第二层比第一层浅,作为置放掩盖木板之用。下葬时,死者遗体呈侧睡状态,头必须朝向西方,即向着圣城麦加的方向,而右脸颊必须着地,象征尘归尘土归土。遗体放入墓穴后,上面盖上一片木板,再铺上泥土后,葬礼也宣告完毕。

长久以来,我们都没有获得关于回教的正确资料,在政棍和无良媒体的误导下,让我们对这个宗教有太多的误解。曾经有朋友要我问马来同事,穆斯林下葬的时候遗体是不是直站在墓穴里。同事对于我的疑问啼笑皆非之余,也很有耐心地为我解惑。

今天的这项活动让我大开眼界,也上了宝贵的一课。穆斯林的葬礼最让我欣赏的是干净利落,不会劳师动众,不会劳民伤财,让亲人在失去至亲之际,不会有太多精神或经济上的负担。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2014年2月16日星期日

好行呷唔送

农历新年年假过后回到工作岗位的第二个星期二,突然传来一副调职的消息, 同僚们反应各异。

前天,校方为她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欢送会。按照惯例,大伙儿不落俗套地要为当事人粉饰一番。老板难得地出现在现场,致辞时也不忘语多褒扬。和她同事近二十年的拍档也要昧着心意的表示不舍和惋惜。

各组代表分别上台赠送礼物之后,执勤同事指示学生们列队与她道别。最后,当然是同事们一一上前去道别。曾经和她在会议上争得脸红耳赤的、背后总说她坏话的、对她阴奉阳违的...... 顿时都戴上一张虚假的面具,与她又抱又亲的,还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这种做戏的功夫,我穷一生的精力都学不来,也看不惯这种场面,唯有戚戚然地离开人群。

一个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早走早好。她在这里任职逾二十年,是学校的第一代职员,可以说是陪着学校一路走过来。从普通教员、主任、二副到一副,经历了四位校长,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一成不变。一成不变的工作态度、一成不变领导作风。也许是怕能干的人对她构成威胁,勤劳肯干的她视为眼中的;懒惰渎职的她捧为掌上明珠。

认识她时已经是二副,凡事都是一副得过且过的态度,“我是新人”和“不懂”是她的口头禅,说了十多年讲了千百遍都脸不红心不跳。之前的三位上司都是有担待的人,在她办事不力的时候都会挺身而出替她担着,天塌下来也压不着她。碰到不容易蒙混过去的上司,她最常使用的招数就是逃避。每每遇到上司发下任务时,她就借病逃,甚至扬言要申请调职。

后来,给她压力的上司突然被调走,让她松了一口气。遇到什么都不管的上司,开始时她还沾沾自喜,说是新上司没有给她压力。不用开会是她最高兴的,每天可以早下班。工作时间,孰知,什么都不管的上司,连县级的会议也不去,常派她为代表,让她去面对县级领导的问责。这一点又让她开始坐立不安了,让她疲于应付。平时没有用心工作的她,很快就招架不了了。最终,她当然又是选择逃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诚如一位同事所说的,她说要换换环境,其实是换个地方,继续耍她的太极拳。

对于她的离开,我只有一句话:“好行呷唔送” !

2014年2月14日星期五

今夜烟花放多少?

今天是元宵,农历新年的最后一天。

回顾过去的十五天,从除夕开始,初一、初九,不知道放了多少烟花爆竹,到底花了多少钱?新年期间燃放烟花爆竹,是农历新年的传统。这个传统,源自当年人们为了庆祝逃过了年兽的危害,且一直延续至今。这个传统,在一个马来西亚的精神下,也延续到友族身上。逢年过节,友族的爆竹放得比农历新年还凶。要说三大民族文化交流,这一块该算是经典了吧!

文化交流后,因为爆竹的意外时有所闻。很多年前,政府为了遏制这个社会问题,立法控制燃放爆竹,每年只限特定节日可以燃放爆竹。从此以后,为了避免被取缔又不失节庆气氛,华社改放烟花。从此,烟花成了节庆的新宠,每逢节庆烟花灿烂。也许是因为受到局限,遇到可以燃放烟花的日子,人们几乎竞相燃放。整个晚上烟花声此起彼落,让人无觉可睡。

今年新年期间,发生两宗华裔男性因燃放爆竹而丧命的事故。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悲剧,这种乐极生悲的事故叫家人情何以堪!为了燃放烟花而丢了性命,值得吗?不放烟花就不能过年吗?

初九夜的那个晚上,我家附近连夜烟花灿烂。一整个晚上,烟花就像日据时代的轰炸机,把我炸得粉身碎骨。坦白说,这种把快乐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上的庆祝行为,我不敢恭维,但也无可奈何!

今晚是元宵节,又是西方情人节。今夜的烟花,又要放多少?又要炸到几点?

2014年2月7日星期五

贴春联大学问

每年农历新年来临之际,总要挥毫写春联。或送人、或自用。今年也不例外,前前后后送出了近三十副春联,送到全国各地的亲朋戚友。



今年突然心血来潮,要求亲朋戚友们把春联贴上墙后,拍照片再发给我,收集当教材用。有些朋友很潇洒,春联上墙后拍了照片就发过来;有些人却要三催四请、甚至威胁恐吓才甘愿发过来。为什么?因为他怕贴不好没脸见人。




的而且确,别看简单的一副对联,贴起来其实是大学问。早期贴春联,很多人搞不清东西南北,分不清上联下联,每每把春联倒着来贴。记性又不好,任我怎样讲解上下联的的分法还是搞不懂,最后只好使出绝招,在春联后面注明“上”和“下”。结果,大家还是照样贴错,因为他们总是搞不清上联下联哪个贴左哪个贴右!最后,我也投降了。最后杀手锏,直接注明“左”和“右”,总算解决了问题。


孰知,人算不如天算,问题还是没解决。分清楚上下的春联,要不就贴歪了,要不就贴得一高一低。我苦哎,伤脑筋,我都被打败了.....






大家贴春联,各有各精彩,什么pattern都有。从发回来的照片上来看,大家的“贴功”大有进步。当然,有人还是要继续努力,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