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 迎 光 临

温故而知新,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欢迎做客傲霜阁!您的光临是傲霜阁的荣幸!请先欣赏名家乐曲,读一读阁主的心路历程,品了一杯香浓的“龙井”后,别忘了留下一点雪泥鸿爪,谢谢!

2020年6月23日星期二

曹操,我想你!

曹操,一路走好!

今早在脸书看到你的“讣告”,心里好难受,泪在眼里酝酿。

10年前,与你邂逅与墨香小筑。一听到我掰动门闩的声音,你毫不客气的对我吼了两声,一点都不给面子。

我不喜欢毛小孩,可是认识你后却喜欢你。喜欢你那狮子般的毛发,喜欢你那呆萌的熊样。即便喜欢你,我还是不敢靠近你,必须和你保持社交距离,三米。不是把你当病毒,是怕你太热情。你看起来温文儒雅,吼起来足以震吓一颗胆怯的心灵。我想跟你说:曹操,你可以对我温柔一点吗?我想靠近你,摸一摸你,可以吗?

从那天开始,它总是尽忠职守地向主人通报,我来了。偶尔进门看不到你的身影听不到你的声音,心里总会失落,曹操去哪儿了?曹操,你还好吗?

人家说猫有九条命,你的命也不止一条。前主人把你弃在兽医家门口,注定你命不该绝。如果前主人良心泯灭把你丢在垃圾堆,也许10年的你就应该不在了。两次的死里逃生,你也多活了10年。

第一次见你,是在你劫后重生的第一次。兽医圣手,把你照顾得无微不至,把你养得白白胖胖。兽医跟我介绍你是说你叫chowchow,我脑海里想到的是曹操。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曹操。其实,我们没有试过面对面,每次都是远远的偷看你一眼。我怕,你会不会情不自禁而给我一个吻?
第二次死里逃生,你是那么的衰弱,眼神无光。可是,看到我,你还是一如既往地吼了两声,为我通报。听说你的体力大不如前,反应迟钝。我还是不敢靠近你,只能远远望着。

行动管制开始,我们就没有再见。想不到,突然传来噩耗,心里好难过,我们竟然来不及告别。

曹操,我想你了!

2020年6月7日星期日

请交代一下!

6-4-1999 至7-6-2020,出台21年的NTV7,随着今天最后一次的播出后,正式宣布谢幕,走入我国华语新闻的历史。

九十年代的马来西亚,华文华语是电视台的稀客。除了国营第二波道的华语新闻,我们几乎不会在电视上听到别的华语新闻,更不用说是华文字。随着NTV7在7-4-1998启播,到一年后开始播报华语新闻,让全国华裔如蒙皇恩。

从一开始的七点新闻,后来又增设新闻快递,到后来的晚间新闻,它已经融入了生活,如一日三餐,每天必做的功课。不管人在哪儿,时间一到就会想要收看新闻报告。尤其在摒弃纸媒后,NTV7华语新闻更成为个人与社会链接的桥梁。纸媒的新闻可以造假,电视台的新闻相对的货真价实,因为造假的代价太高。

随着网络的发达,有时人在路上,也可以通过直播收看新闻。即便人在国外,也可以通过网络收看录制的新闻播报。

21年,一段不短的岁月。21年,它已经成为习惯,甚至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用惯的一件物品,突然坏了心里也会不舍。何况它像一位生活伴侣,突然离你而去,心如刀割,疼!

一档华语新闻播报节目的谢幕,到底是基于经济考量,抑或是政治的较量。我们老百姓是不得而知,我想。 奇怪的是,之前一有什么不利华社的事件发生,网络上就会看到铺天盖地的讨伐声,叫这个交代,叫那个解释。这一回,怎么消无声息了呢?那些动不动就为华社叫嚣的人都哪儿去了呢?

其实,我也想问一句: 华语新闻栏目停播,有人可以出来交代一下吗!

最清静的教师节

入行逾卅年,第一次不用公式化地庆祝这个乏善可陈的节日 —— 教师节。

回想以前在华小,平日里为了教务把你累个半死,教师节这一天继续折腾,就怕累你不死。说是教师节,学生家长报效一大堆食物,让学生在班上开大吃会。吃完后,留下残局给你收拾。现在在中学,教师节由教师联谊会负责,用老师们付的年费张罗一切,礼物、聚餐都是自掏腰包。学生听到有庆典,出席率少了一半。

今年恰逢行管令期间,一切都省了。不用逢场作戏,没有公务缠身,还我一个清净自在的节日。

今年的教师节主题,我把它译为:"从师求知识,塑造新生代"。这个主题,应该是因为今年疫情突发行管期间,教学活动都搬到网上的缘故。当初行管令一出,没有几个会料到会拖这么长的一段时间。进入第二阶段,上头下了通令,停课不停学。这一通令让不少视电子工艺为洪水猛兽的老师顿时如临大敌。
实际上,网上教学对老师对学生对家长都是一大挑战。"从师求知识",老师如果平时不与时并进,这几个星期用心学习,进行网上教学也不是问题。当然,有些老师会如外行人所说的,这段时间什么都不用做,摇脚摇到长短脚。都说教书是良心工作,过得自己就好了。很多学者专家都说老师是最不愿意改变的物种,平时不断鞭策学生力求上进,自己却一本通书读到底,一招走天涯。
古人曰:"负笈从师,不远千里",满腹学问还得背着书本,不计路途地到处去拜师求学。科学日新月异,一切皆在弹指间。社会天天在改变,为人师表不求上进,如何教育下一代!
"从师求知识,塑造新生代" 很应景,尤其在这个非常的抗疫期间!

遛弯

今早出去遛弯,目的有二,发现得三。 目的一,捐血。甘冒受染风险捐一包血救四条命,我觉得值。再说老天应该会眷顾善心人士。目的二,去买材料,练功用。
去到商场,进门前得先扫扫二维码填表测体温。走进商场,远远地就发现两条人龙,排着等进百货市场。反观捐血站,门可罗雀。我遐想着这人龙如果是为捐血而来,那该多好!
捐血前量了体重,减了3公斤。其实是预料中事,只是当初预计行管期体重会降,可没想到一下子降了3公斤。这一发现非同小可。万一行管再延长,我的体重降到解放前的指数,那以后捐血就没我什么事。拜托拜托,大家乖乖呆在家別趴趴走,行管才能早日解除。
捐血站旁边有家休闲服专卖店,本想进去看看,可是人家也要登记填资料。一想到要记名我就不乐意,感觉像做了错事班长要记名。走到楼上书店,还是得登记。为了买练功不可或缺的材料,我发现之前的不乐意又乐意了!
目的达到了,又得三发现。回家,"保重",练功去!

花期

养了N年,第一次花时间去关注它的花期。 从开始发芽到花开花谢,前前后后差不多三个星期。这花长得忒快,每天都不一样。 当初它吸引我的是因为它长得像百合。我喜欢百合,可我们这里养不了。有它,聊胜于无! 我常幻想把它漆成白的,更可安抚失落的心。
它一开四朵,可是东南西北齐聚的时间很短,就那区区两天。以前总遗憾这四朵花难得排排坐拍一张大合照,因为它们是各朝一个方向背对背互不理睬的长着。这回,我又突发奇想,助它们一把,让它们来个大合照。没成想这奇想竟然成事实。东西南北完成了一次排排坐的大合照。 翌日,突然发现昨天被我排排坐的东南西北竟然各就各位互不干预,还真是奇了怪了。更奇怪的,最后绽放的那朵,竟然最先凋零。这一发现还真不是一般的惊讶,前几天我还发帖大放厥词言之凿凿,瞎掰矣! 看来话是不可以说得太早太满,会被打脸的。
原来我们平时的自以为是还未必真是。 很多事情还真是该亲眼目睹该多观察,才不至于言不符实! 
后记: 没有练功的日子,还真是闲的,难怪我师傅说它就是闲人的忙事,忙人的闲事。🤔🤔🤔

自我增值

今天不写字,纯粹打打字。
不写字,因为没材料。写了二十多年的字,第一次把家里的墨汁都用完了。这绝对经典,该载入个人史册。 打打字,因为超过一年没敲键盘,手痒。
望着收藏多年的那台砚,想起古时候的文人雅士公子哥儿辰时要作文,他们的书童也许寅卯时就得开始研墨。我比较幸运,活在现在省去很多麻烦。否则,我也雇不起丫鬟啊!
这台砚,当年从在旅途中碰上,当然不是最好的。但以个人当年的工资,我也算是奢侈,咬着牙败了一回家。古人曰:"玩物丧志"。庆幸的是,我玩物,但没丧志。

收藏了这么久,它就一摆设。即便今天家里没有墨汁,行管未解禁书局又没开门,它依然是摆设。人们常说物尽其用,不用白不用,可我觉得不实际。因为就算我耗上一上午磨断了手,也不够我画一回蜘蛛。毕竟在这个年代,没必要这么做。
有些东西随着社会进步的洪流而被淘汰,失去了它的实际作用。砚虽然失去了它的实际作用,可是却晋升为艺术装饰品。不但没被淘汰, 反而身价更高。
人也一样。人,如果不自我增值与时并进,迟早也是被淘汰的。对吗?

无题

每个花期,总有一朵先拔头筹,总有一朵落在后头。
人生亦是,有人出类拔萃,有人默默无闻!
生活不分先后,各自精彩为要!
然, 人比花幸运。花,先开的肯定先谢; 人,后起的却可以后来居上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