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不考华文的话题,纷纷扰扰了好一段日子,昨天突然让我们看到了两道“曙光”:一、马华联邦直辖区教育局联同民青团级留台联合总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大马考试局华文组呛声,指责后者是“华文难考”“学生拒考”的幕后黑手。二、教育部副部长表示将和中国的考试局进行交流,探讨我国的华文科评估水平。希望这两道“曙光”能发挥它的力量,照亮华文的前途,为华文科找到治标又治本的方案,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我们要的是学生以考华文为乐为荣,不而是为了遵守不成文的条规才考华文。
一直以来,华文试卷的模式与评分标准都是属于“机密”文件,参与会议或批改的老师都必须三缄其口,不得对外透露。参与的老师事前必须签署保密文件,泄漏者将在国家机密法令下受到对付。直到去年的UPSR考试作文评分标准,到最新的SPM华文考卷模式,让多年来一直备受压力的老师,忍无可忍之下只好以匿名方式向媒体透露内情。如今,两大华基政党的教育局和青年团总算出手了,为默默耕耘的老师仗义而言。
其实,我们一直以为一张试卷的拟定完全操控在考试局华文组手里,其实不是。一张试卷模式的拟定,是综合了课程司华文组、考试局华文组、师训讲师和在职资深教师等各造的意见,最后由考试局华文组去执行。基于“马来西亚能”的精神,这些官员当中也不乏抱着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一味地要把华文试卷的评估水准提高到国际水平。这些官员也许个人华文造诣很高,可是他们忽略了我国华文师资的良莠不齐。听说最新的试卷模式就是在“达到中国当局承认的水平”的大原则下诞生的。之前我已经说了,我们的国情不同,不能和两岸三地相提并论。再说,我国的国中生有多少百分之多少的学生会负笈大陆深造。为了一小撮学生的需求,漠视大部分学生的困境,吾不见其智也!
记得之前也有官员提议要把“韵文改写成散文”纳入“改写”的范畴。把古诗词改写成现代散文,让我想到台湾作家张曼娟,除了她,我想不到第二个。试问全国的华文老师有多少个张曼娟啊?我们在这方面有足够的师资吗?姑不论国民中学的华文科是在课外,全国60间国民型中学的学生也许也应付不了新式的考试模式——全部简答题,而且倾向于提问想法和见解。这一类试题,必须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掌握,如果连当老师的都无言以对,学生又怎么答得出?何况师资不足的问题还困扰着很多学校,华人又何苦为难华人?
其实,考试局华文组的用心良苦我们不是不谅解。然而,身为执行的单位,有关官员不能忽略了其他外在因素,应该听取站在最前线的华文老师的意见。否则, 不光一心要提升我国华文水品的目标无法达致,就连官员本身也要面对千夫指了。
在商言商,在教言教,说来头头是道,希望有关官员有机缘看到这篇由一位称职老师娓娓道出的心声
回复删除学华文教华文的这条路,好长好长....我走了好久,也走了很远,却依然孤独.....
回复删除回顾中学时期。
回复删除每年等学校同意开班, 然后安排老师,再然后安排教室。
开课时,大概是四五月份了。
好像孤儿降。。
我是去学校放牛的, 所以没有“影响” 总成绩的隐忧在。
听senior 讲我们一定要报考华文,如果一年中断,学校马上中断报考华文。
那时也是一股热血冲上脑,呼吁身边的同学报考。
从那时,到现在。。
那些为了总成绩而弃考华文的 "好学生"们。
对我来说,成绩再好也是枉然的。
因为他们忘本! 浪费了华小的学位!
另一方面,师资也是一个大问题。
曾经被华文老师 "请"出班。
因为老师进班,就只会叫我们把复习簿拿出来。
然后就把答案念出来,叫我们照写就好。
我忍下来了,谁叫我小学没学好语法。
讲到名句精华和文言文的部分, 答案给错了。
我再也忍不住了,就开口提问。
那位老师就开口大骂,说
"我是老师我讲什么就什么!答案纸不会错的。不喜欢听的就请出去!"
想那时年轻气盛,书包挽了就走了出来。那年,再也不去母语班了。
整年不上课,靠自己对中国历史的认识和作文的分数。
年尾考试的分数还比他部分听话的书呆子高那么一点点。
注:
(一)初中的名句精华和文言文都从历史故事可以读到的.
这方面的书籍我可看过不少,所以我不会错,也没记错 :-p
(二)阁主和各位莅临傲霜阁的老师们,得罪了!请见谅!
母语班老师的素质我比你更清楚,“混口饭”的大有人在,把名句精华和抄答案当饭吃,文学从来不碰。我有幸遇得良师奠定了华文基础。后来我去教母语班,讲中国历史学生爱听,叫做功课没人睬我,每次上课就像在唱独角戏。后来我“劈炮唔捞”,自立门户去了。
回复删除